第9章(第3/4页)

“这是有道理。也是一种新的工作法啊!”毕天成将手中的一份明传递过来,“程书记您先看看,然后我再给齐鸣书记看。”

程一路一看,是省委考察组确定到南州进行人事考察的通知。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邹学农。他把明传又还给毕天成,说:“请齐鸣书记定吧。再给组织部海峰部长阅。”

毕天成说了声好,转身要走,又退了回来,“程书记啊,我上次跟您汇报的那事……”

程一路想起来了,上次毕天成曾说过,他老家有个侄子,现在是仁义的一个乡镇的书记,想再往上挪一点。这事程一路心里一直记着,只是觉得机会还不太好。另外,对这个人,他也还没了解。

“啊,我记得。你也跟齐鸣同志汇报下吧。”程一路道。

“那就谢谢一路书记了。”毕天成出去后,程一路想,本来依毕天成市委常委、秘书长的身份,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毕天成有毕天成的想法,一来他到南州时间不长;二来,这事先走一下分管书记,也符合程序。毕天成是个办事光滑的人,这从他当秘书长这么长时间看来,他是很有内涵的,也是很会把握分寸的。

秘书长不好当,从秘书长过来的程一路副书记,自然知道。因此,潜意识里,他总是倾向和理解秘书长的。

省委的考察,每年一次。但这次与往年不同,马上就要开始省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了。这次考察,暗地里,其实是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南州本来可能涉及到的是齐鸣、赵守春,当然也可能涉及到程一路和王进。现在,赵守春突然走了,齐鸣的命运关键是看省里领导。接下来,最与考察相关的人员,就是程一路和王进。如果齐鸣真的如愿,能到省里,南州的书记应该是外调;而市长不出意外的话,则应是从南州本身产生。一个地级市,不可能同时从外面调进来书记和市长的,这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当地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南州现在班子中,程一路资历算是最老的,虽然年龄并不是最大。王进是个新生的力量,有省级老干部岳父的背景,又有省委办公厅主任的工作经历,也不可小觑。而且,人事上的事,也不能单纯的论资排辈。这里面的变数,绝对是胜过一般性的常规。

林晓山和任怀航,早就提醒程一路了。程一路自己却无所谓,能上就上吧;不能上,过几年到人大或者政协,也是一样的。只要能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在哪个岗位上还不都一样?

程一路想是这么想,可是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波涛已经在形成了。程一路做为波涛中的一脉,是无法逍遥于波涛之外的。你永远是别人的假想敌,你躲也躲不了。除非像赵守春那样,官场上只有落水狗,而没有逍遥人的。

上午的时光,一晃,差不多就要完了。临近下班,程一路接到了赵守春夫人的电话,问程书记上次答应的赵守春儿子调回南州的事儿。程一路有点犯难,在电话里打哈哈应付了过去。

程一路犯难,主要是因为听到了赵守春在南线工程上的事。如果真的如审计组所查,那么赵守春的问题也还是比较严重的。即使无法再处分,名声上也不太好听了。前后的反差也太大了吧!倘使这样,赵守春的儿子再调回南州,就不太好安排。市委虽然还没研究,但程一路心里有底。一个副县级干部调回来,往上偏一点,能干个正处;往下拉一点,也可能是个副处调。赵守春的事,他夫人未必知道。因此,程一路在电话里只是含糊,却不说明。没有定性的事,都只是猜测。说出来的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中午,省委宣传部的一位老副部长过来了。张宜学特地请了程一路副书记作陪。席间,就谈到任怀航。

“这任部长哪,哈哈,最适合于搞宣传工作。”老部长道:“我退下来,他正好调过去。他性子好,思想缜密,是个做宣传部长的料。”

程一路点点头,任怀航的确是个有思想并且喜欢出思想的人。记得早些年,程一路曾同别的同志一块讨论过,说中国官场,只有省部级以上干部才能叫有思想和出思想,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决策;而到了地市和县一级,只能叫执行思想了。即使是新的想法,也只能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的个人的创新。现在看来,程一路觉得自己从前的看法有些偏颇了。任怀航的思想,不是连这老部长也承认了么?

把手放在头上,反复地摩挲着,这是任怀航最能让人想起的形像。这或许也是出思想的一种表现吧?

任怀航主政南州,可以说叫做基本平稳过渡了。蒋和川案件引起的一系列震动,也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任怀航走后,齐鸣从省发改委调任南州书记,南州的局势却一下子变得更加紧张了。前任秘书长方良华案件,还有基层的贾红旗事件,都是令人头痛也影响极其恶劣的。南州也因此经济开始衰退,以至于出现了经济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