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4/7页)

“青木也在外面?”夏家河一怔。

“还是个相当捧你场的好观众,看得可认真了。不过,最认真的人肯定不是青木。”

“是谁?”

“你自己知道。”

夏家河不再说话,继续耍弄着皮影儿。夏家河刚来大连不久,韩山东就把青木正二的底细告诉过他,青木正二是日本陆军大学军刀组的,所谓军刀组,是每届毕业生的前六名,因能获得天皇御赐的军刀而得名。同别的鬼子不一样的是,青木正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为喜欢,一有空闲,就去字画店和古董店,隔三差五还去宏济大舞台看看京剧。夏家河突然想到,如果能借助皮影戏跟青木正二走得近一些,也是一件好事,没准儿就能从他身上弄到点什么情报出来。

青木正二在窗外看得很投入,对皮影戏,他过去听说过,却还是头一回看,他想不到驴皮做成的这个玩偶,刷上了五颜六色的涂料后,做工虽然未必精致,但耍起来却能有别致的韵味,他喜欢各种古色古香的纯正中国艺术。当然,青木正二甘愿站在人群中看皮影戏,绝对不仅仅是雅兴使然,他正在悄悄地找一个人。这个人叫叶夫根尼,苏联远东情报局的重要负责人。其时,苏联国内正进行风声鹤唳的肃反运动,出身不好的叶夫根尼怕性命不保,竟然选择出逃。到达大连之后,密电关东军梅津美治郎司令官,表示要经大连到日本栖身。现在,叶夫根尼已经到了三天,却不露踪迹。青木正二急切地想从他身上拿到苏联特工在东北的情报网,然而,叶夫根尼向梅津美治郎提出的条件是,只有安全踏上大日本帝国的土地之后,才会把情报交出来。很明显,他担心日本人卸磨杀驴。青木正二需要知道叶夫根尼的藏身之处,他没有见过叶夫根尼,唯一的线索是,他的额头左侧有颗痦子。

得到这个消息的不光日本人,还有江桂芬。这天一早,江桂芬看到窗台上有两块摞起来的瓦块,她知道,这是伊莲娜留给她接头的暗号。

两人很快见了面,伊莲娜告诉江桂芬,针对铲除叶夫根尼的“除草行动”已经展开,苏联方面通过延安,把任务下达给大连的锄奸队,江桂芬需要密切配合。伊莲娜认为,叶夫根尼很狡猾,从得到的情报来分析,他到大连之后尚未与日本人取得联系,因为作为老牌特工,他一定明白,如果日本情报机关知道他的下落,一定会派人把他管制起来,如此一来,就成为众矢之的。可以判断的是,不到最后一刻,他应该不会主动去找日本人。江桂芬认为,叶夫根尼肯定着急离开大连,所以说最近开往日本的船只哪一天有,那一天就应该是叶夫根尼离开大连的日子。

这个狡猾的叶夫根尼,此时究竟身在何处呢?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此时,他就在桥立町露天市场,在王大花的眼皮子底下。

王大花拉着风匣,火苗映在脸上,她在想着最近一堆乱七八糟的烦心事。一个洋人不紧不慢走过来,他被鱼锅饼子的味道吸引到了王大花的铺子前,王大花打开锅盖,鲜美的味道立即扑面而来,洋人好奇地看着王大花面前的鱼锅饼子,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一个客人抬头对走过来的洋人竖着大拇指,“好吃,哈拉少!”

洋人笑了,走到王大花面前,礼貌地指指客人桌上的鱼锅饼子,说:“你好,你好,我也吃——”

他竟然会说中国话,就是说得有点颠三倒四。

王大花有些奇怪,说:“这个你吃不惯,青泥洼街上有卖黑列巴的。”

“味道很好,我喜欢吃……”洋人顽固地指指客人桌上的鱼锅饼子。

“行啊,你愿吃就吃吧。”王大花笑着,心想这个老毛子还喜欢这么土包子的鱼锅饼子,也是,鱼锅饼子入味,肯定比他们的黑列巴好吃,干巴巴的,没滋腊味。

王大花示意洋人坐下,摊子上来了个高鼻子深眼窝的老毛子,引了不少人好奇地过来围观,洋人用微笑回敬着大家,并且熟练地拿起桌上的筷子,等着王大花给他端上炖鱼和饼子。

王大花揭开锅盖,一股热浪喷出,她用手搧着烟气,麻利地从锅里铲着饼子,拿盘子盛出杂鱼,在洋人的注视下,将杂鱼和饼子端到他的面前。洋人闻着香气,插下筷子,挑了一口杂鱼,真是鱼香四溢啊,他咬了口饼子,烫得直吸气,脸上却是满意的笑容,还不忘对王大花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称赞好吃。

王大花看着这个洋人筷子用得还挺得劲,咧开嘴笑起来,说好吃就慢慢吃吧。

洋人吃完饭,王大花收拾在桌子。洋人的目光紧盯着王大花,两人四目相对时,那洋人说他过去有个女朋友,跟王大花很像。王大花懒得跟他掰扯,就说:“别扯没用的,吃完饭了赶紧走,我还得回家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