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智商被压迫(第3/3页)

何东平点点头,想了想又道:“沈总觉得金融类企业的方向该怎么定位?”

沈辉摆了摆手,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承担社会责任跟金融类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核心并不冲突,星海的资本规模正在滚雪球式的变大,以后肯定会涉足各行各业,财务这一块也要加强了,回头你研究一下,在合适的时候成立资产管理部门很有必要。”

何东平点着头应下,坐了十分钟后离开。

最后是陈丽君,给沈辉汇报了些市里最新的动向。

可对沈辉来说,这些都是小事,星海投资百分之九十八的业务在海外,不管市里的政策怎么变动,对星海都没啥影响,唯一有影响的人事薪资待遇这些。

下午上班,沈辉组织五大投资部开会。

外汇投资部分拆后,又多了两个部门。

美洲期货部和现货黄金部。

现货黄金部负责欧洲市场所有品类的投资交易,部门还由郭旭民负责,美洲期货部负责美洲市场投资交易,部门经理姜华是新招的,三十出头,有十年从业经验。

外汇投资部专司外汇货币交易,部门经理霍成刚是魏宗如找来的。

五大投资部负责人,加上政策研究中心所有人,还不到二十人。

魏宗如入职后很快组建了政策研究中心,加上杜明翔,一共才十二人,大部分都是博士学历,硕士很少,只有三个,而且全是有五年以上从业经验的。

至于本科生,一个没有。

就学历而论,政策研究中心算是所有部门中最拔尖的。

其他部门虽然研究生也不少,但本科生同样不少。

至于收入,政策研究中心这帮人年薪最少都三十万起。

工资是沈辉特批的,至于能发挥多少作用,那就只能让时间来证明了,公司所有人都在看着,虽然没人敢置疑老板的决定,但不服气是肯定有的。

暂时还没有闲话传到沈辉的耳朵里。

至于以后,要是这帮人真有水平就罢了。

若是发挥不了作用,其他部门肯定会有意见。

大家都在看着,沈辉也在看着。

小会议室,沈辉坐在长条桌的一端,魏宗如坐在左首第一位,其他人依次坐两旁。

沈辉端着杯子喝上,脸上表情平静,听着一帮高智商、高学历的精英或自信、或肯定的讨论,从各个方面分析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因素,感觉压力山大。

驾驭一帮高学历的下属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再加上高智商,就更不容易。

关键是这帮家伙的聪明,经常会让他有种自己智商不够用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糟糕,相当糟糕。

所以,一个海龟博士的发言被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