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票房注水(第3/3页)

本来各大公司已经快要习惯了,随着各大导演的扑街,也看不到打破压制的可能,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了。

可是,《捉妖记》没有名导,没有大牌明星,靠着合家欢竟然拿下了二十亿票房。

关键是,是在李谦投资的《鬼吹灯》头上拿到的。

之前频繁出现在新闻上的电影行业百花齐放,第一次让他们看到了这四个字的可行性。

各大公司振奋不已,今天《捉妖记》能压过《鬼吹灯》,那他们明天也不是没有可能做一部电影出来,压过李谦。

再加上市场的大爆发,不管是一直小打小闹非常谨慎的王长天,还是嚷嚷着去电影化的黄忠军,亦或者入行几年碌碌无为的万达,正准备前面进军影视制作、发行的企鹅和啊狸。

各大公司老总们充满了干劲。

……

《鬼吹灯》屈居暑期档第二,有点出乎李谦的预料,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捉妖记》出来。

虽然这片子拍了第二部,而且主角换成了梁超伟,上映前李谦就知道肯定是要大卖的。

可是,这就破了二十亿,还是有点吃惊。

不过,从结果来倒推,李谦倒也释然了。

质量不错,全家欢受众更广,暑假学生多,网上胡巴都快被刷屏了,整体也比较欢乐,不管是男主角生孩子还是其他情节,都是欢乐向的。

马后炮而论,大卖没问题,电影的卖座从来就不只看质量的。

要不然,就不会有《小时代》这种片子了,更不可能《煎饼侠》大卖十亿。

大部分观众的接受度并不高,90分的电影能看,60分也能看,甚至有特点的片子,四五十分的照样有人看。

观众肯花钱看这些片子,而那些“不好看”的精品之作,就是不愿意花钱去看,能怎么办,没办法的事。

这个暑期档,不断有烂片大卖,又有些电影人、编剧、导演、作家出来骂烂片的同时,也为那些没人看的好电影叫屈。

没用,曲高和寡,非要追求艺术和深度,不懂什么艺术和深度的大众自然不会买账了。

暑期档出了点岔子,贺岁档宁昊的《心花怒放》李谦可要上点心,不能连续两个重要档期都失手了。

不过,就在暑期档将要尘埃落定的时候,上映一个月依然保持35%逆天跌幅的《捉妖记》却突然被爆出来票房造假。

上映一个月了午夜场还场场爆满,上座率108%,满座的情况下还有8个人站着看的。

有些电影院早上九点刚开业的时候,每十分钟一场,一个厅一小时排了三场,场场满座。

甚至还有八点钟电影院还没开门就排了场次的,同样场场爆满。

拿下二十亿票房的《捉妖记》,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各路媒体闻风而动,在影院暗访,晒出了一大堆的图片和视频。

《捉妖记》票房注水被“捉妖”,一下子代替了《捉妖记》票房破二十亿,成了热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