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卷 第 五 章 晓以大义(第2/5页)

房里、灯下,一名老者正负手踱步。

老者五十上下,瘦削清癯,长袍马褂,有几分威仪,但脸色凝重,双眉紧皱,似有什么大忧愁。

突然,一个话声起自他背后,话声不大,但字字清晰:“江湖草民见过大人。”

老者一怔停步,忙回身,眼前不远处站着个人。

什么时候书房里多了这么一个?

老者一惊:“你……来……”

不急着问来者是什么人,先急着叫人。

当然,来的是关山月。

关山月道:“草民有急要事来见大人,请不要逼草民冒犯大人。”

门外响起了话声:“大人……”

书房里有这种动静,侍立门外的人还能听不见?

老者立即神色恢复,镇定发话:“我有客夜访,不许大惊小怪!”

门外恭应一声,没了动静。

关山月道:“谢谢大人宽容。”

老者凝目打量关山月:“你能来到我的书房,我府里这么多护卫都不知道,足证有一身好武艺!”

定过神先说这个,也足证是真镇定。

关山月道:“石护卫发现了草民,要拦草民,草民不得已出手冒犯,制了他的穴道。”

这是趁机帮石英说话。

老者道:“我府里这些护卫总还有人发现了你,不算太没用,不算太丢人,你知道石英?”

关山月道:“日前总捕头带人赶往‘高邮湖’提拿草民,是石护卫前往传大人手谕,阻止总捕头捉拿草民。”

老者脸色微变:“我知道你是谁了,你就是那个姓关的江湖人。”

关山月道:“正是草民。”

老者道:“你不但夺了‘扬州’一家盐商的贡品,还杀了‘北丐帮’‘扬州’分舵不少人。”

这位“漕运总督”知道的不少。

当然,这是在“漕帮”卧底的那个赵武的密报。

关山月道:“是总捕头禀报了大人?”

老者道:“事关贡品跟这么多条人命,他不能不禀报我知道。”

关山月道:“总捕头可曾禀报大人知道,‘扬州’那家盐商的贡品是什么?草民为什么杀‘北丐帮’‘扬州’分舵那么多人?”

老者道:“没有,你问这……”

关山月告诉了老者,“扬州”那家盐商的贡品是什么,也告诉了老者,就是为这找上“北丐帮”“扬州”分舵要人,“北丐帮”“扬州”分舵不但不还人,反而仗着人多势众,群起围攻要杀他,他只有出手自卫。

听毕,老者道:“有这种事?原来‘扬州’那家盐商的贡品是这么个半大孩子,是这么来的?”

关山月道:“正是。”

老者道:“你说的可是实话?”

关山月道:“不敢欺瞒大人,总捕头清楚,大人尽可以问总捕头。”

老者道:“照你这么说,你是救人,不是劫夺贡品?"关山月道:“正是。”

老者道:“也不是你要杀人,而是自卫;你不杀人,人就杀你。"关山月道:“正是。”

老者道:“即使如此,也不能伤这么多条人命。”

关山月道:“大人明鉴,江湖事本就如此,若以王法看江湖,江湖人人皆大罪,真要论处,那就不会再有江湖了。”

老者深深一眼:“你不像一般江湖人,读过书?”

关山月道:“读过几年。”

他太客气。

老者道:“太史公都说,侠以武犯禁。”

关山月道:“可是千百年来,江湖依然是江湖。”

老者道:“看来,不能以王法治江湖事。”

关山月道:“江湖人未必个个都要见腥风血雨。”

老者转了话锋:“竟有如此好水性的奇人,而且还是个孩子,恐怕是天赋异禀。”

不知道这是不是不追究关山月劫夺贡品跟杀人了。

关山月道:“是的。”

老者道:“这孩子如今……”

关山月道:“为了避祸,一家三口已经远迁他处了,"老者话锋再转:“你是为了那纸手谕来谢我?”

关山月道:“草民斗胆,不是。”

老者道:“不是?”

关山月道:“因为那不是大人的意思,不是大人下的手谕。”

老者一怔:“你知道?”

关山月道:“是的。”

老者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关山月道:“大人,江湖人消息灵通。”

他没有说实话,不能说实话。

老者道:“是么?”

关山月道:“是的。”

老者道:“你还知道什么?”

关山月道:“草民还知道,公子跟‘鄱阳’董姑娘,因而受到大人责罚。”

老者又一怔:“这你也知道?”

关山月道:“是的。”

老者道:“你既然知道这两个人受到了责罚,你就该知道这两个人为什么受到责罚。”

关山月道:“草民知道,公子仿大人笔迹写了假手谕,公子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董姑娘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