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良友相逢徒怅怅夫妻离散恨绵绵(第3/6页)

孟明霞心内微酸,却也暗暗为他们欢喜,想道:“这位姑娘出自名门,又是才貌双全。她和思南相配,正是一对天造地设的佳偶。”

屠凤心直口快,笑道:“李公子,我今日请你你不来,我还只当你没有良心呢。如今我明白了,原来如此。”李思南、杨婉与孟明霞都不禁面上一红。孟明霞嗔道:“屠姐姐,你怎么胡乱说话,也不怕客人见怪!”

杨婉不想局面尴尬,笑道:“我们可不是什么客人。孟姐姐,我和你虽然初次见面,但南哥和你却是早已相识的了,所以,我对姐姐也有一见如故之感呢。”这几句话说得很是得体,但话中的醋味,却也隐隐嗅得出来。孟明霞听了,不觉暗暗皱眉,心里想道:“这位杨姑娘样样都好,可惜就是有点小心眼儿。”

忽听得草丛中有呻吟之声,原来有个西夏武士受了剑伤,人还未死,正在那里挣扎。屠凤心中一动,说道:“我正要找个活口审问。好,你们谈吧,我去料理这厮。”

屠凤把这武士拖了出来,给他敷上了金创药,说道:“有件事情我要问你,你说实话!”这武士得她敷上了金创药,疼痛减了许多,以为可以活命,大喜过望,说道:“姑娘请问,但有所知,定当奉告。”

屠凤说道:“这红衣喇嘛昨晚和一个汉人名叫荣彩的同在一起,你知道吗?”那西夏武士道:“知道。”屠凤道:“这个荣彩的师父名叫阳天雷,你知道吗?”西夏武士道:“阳天雷是金国的大内高手,我们虽然僻处西夏,也是久闻其名的了。”

屠凤道:“我要问你的就正是这件事情。蒙古与金国正在交战,阳天雷既然是金国的大内高手,何以他的弟子却和蒙古的喇嘛一同办案。”

西夏武士低声说道:“姑娘,幸亏你问着了我,这是一个外人绝不知道的机密!”屠凤又给他敷上一把金创药,笑道:“你可以告诉我吗?”

西夏武士道:“姑娘待我这样好,我岂敢隐瞒。阳天雷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如今蒙古势大,阳天雷早已和哲别暗中有了往来,准备待到蒙古兵临城下之时,他就要在金京作内应的了。”

屠凤道:“原来如此。但你也是跟他们一伙的,你是不是也准备在西夏作蒙古的内应呢?”

西夏武士满面通红,讷讷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我在西夏出不了头,这、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李思南心中一动,说道:“蒙古的大军听说要移师向西,先打贵国,这是真的吧?”西夏武士吃了一惊,说道:“李公子你也知道了?”

其实李思南是因为蒙古屯兵龙沙堆,根据军情判断的,并非知道蒙古的军事计划。他这么一套口风,果然从这西夏武士口中得到了证实。

屠凤冷笑道:“原来你也是卖国求荣,与阳天雷正是一丘之貉!”西夏武士大惊道:“姑娘,你说过饶我一命的。”屠凤道:“我只是要你说实话,几曾答应过饶你性命?别的可饶,卖国之辈绝不可饶!”刷的一剑,登时把西夏武士钉在地上。

杨婉给她吓了一跳,心里想道:“这样美貌的姑娘,想不到竟是杀人不眨眼。不过,她的手段虽然狠辣,却也令人深感痛快。”

要知杨婉的出身和屠凤、孟明霞都不同,气质也自然两样。因此尽管她给她们那种巾帼须眉的气质所吸引,内心不由得不对她们佩服,但也总感到自己和她们不是同一类的,即使不至于格格不入,也绝不能水乳交融。相形之下,李思南可就和她们融洽多了。杨婉忽地有个异样的感觉,觉得自己站在李思南和孟明霞之间,就似一个“外人”一样。虽然李思南和她说的话比和孟明霞说的还多。

不知不觉已是东方大白,李思南说道:“蒙古若是移师西向,西夏就要成为战场,此地不宜久留,我看你们也是赶快回去的好。”

孟明霞道:“我们要等宋铁轮夫妇从蒙古来与我们会合,你们先回去吧。”杨婉道:“我们也不差在几天,大家同行有个伴,南哥,你的意思怎样?”

李思南未曾回答,孟明霞已先说道:“我们可能还要会合一些黑道上人物,你们不是道中人,恐怕多少有点避忌。而且蒙古鞑子也正在追捕思南,你们实在犯不着为我们耽搁。我看还是你们先回去的好。”原来孟明霞恐怕杨婉多疑,是以不愿意和他们同行。

孟明霞既然这样说,杨婉自是不便坚持,于是说道:“好吧,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但愿回到中原,咱们可以重见。”

李思南和杨婉出了蝴蝶谷,免不了要谈起孟明霞。李思南笑道:“婉妹,你可以放心了吧?孟明霞对待你我都是一样。你看她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她根本就没存着男女之见,更不要说什么私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