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提刑(第2/14页)

宋慈摇摇头:“德行考查被记下等,会影响你将来的仕途。”

刘克庄知道宋慈这是为他着想,心里高兴,嘴上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来太学求学,只是顺我爹的意,又不是为了做官。功名仕途于我而言,那是弃之如敝屣。再说了,你我早就说好的,彼此好事一起享,祸事也要一起担。”

宋慈知道刘克庄因父亲无罪被贬,这些年跟在父亲身边又耳闻目睹了太多官场上的钩心斗角,所以一直厌恶官场,他父亲倒是希望他入仕为官,给他取名一个“灼”字,就是希望他这辈子光芒耀眼,能大有一番作为,他知道父亲用心,不忍父亲失望,这才不得不来太学求学。可世事变化无常,今日不愿涉足官场,不代表他日不想,宋慈不希望刘克庄德行考查被记下等,留下一个未来仕途上的污点。宋慈道:“你说的是,再有下次,我一定叫上你。”

刘克庄笑道:“这才对嘛!”

宋慈道:“说到祭拜,岳武穆墓前,你可有去祭拜过?”太学岳祠是岳飞故宅的家祠,岳飞的墓则位于西湖畔栖霞岭下,宋慈本打算先在岳祠祭拜之后,再出城去岳飞墓前祭拜,但他受何太骥一案牵连,被关入了提刑司大狱,岳飞墓是去不成了。

“放心吧,我和众位同斋去岳武穆墓前祭拜过了,也替你祭拜了。我还祈求岳武穆在天有灵,保佑你宋慈平安无事,早日洗清嫌疑,从这狱中出去。”刘克庄朝宋慈招招手,“不说这些了,你快坐过来,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说着掀开一个食盒,里面是四道菜肴和一瓶酒。“这是山海兜、鸳鸯炙、百合虾茸和蜜渍梅花,都是丰乐楼现做的菜,我刚去买来的。”他将四道菜肴一一取出,霎时间满狱飘香。

宋慈知道丰乐楼是仿开封樊楼而建,乃临安城最有名气的酒楼,那里的菜肴本就奢贵至极,更别说今夜是除夕,丰乐楼里必定满是各种达官显贵的酒宴,厨子们定然忙得不可开交,刘克庄不知要花多少钱,才能请动丰乐楼的厨子给他现做菜肴。

刘克庄又拿起酒瓶,笑道:“我知道你滴酒不沾,这瓶皇都春,是给我自己备的。当然了,你的最爱,我是绝不会忘的。”说着打开另一个食盒,里面是好几个白酥酥的还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那是太学馒头,每个馒头上点着不同颜色的小点,代表不同的内馅。

一见太学馒头,宋慈眼睛顿时为之一亮。他也不客气,紧挨刘克庄坐下,拿起一个点着红点的糖肉馅太学馒头吃了起来。

刘克庄看了看周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到牢狱里来,真实的牢狱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肮脏秽臭,叹道:“重回临安的首个除夕,本想着游街赏灯,说不定还能邂逅某位红颜知己,成就一段佳话。这下可好,只能在这提刑司大狱中,与你宋慈大眼瞪小眼了。”

他调侃一番,见宋慈只顾大嚼大咽,仿佛压根没听他说话,忍不住摇了摇头:“宋慈啊宋慈,我真是打心底佩服你。别人受冤入狱,吃东西都是难以下咽,你倒好,一点不受影响,还比平时吃得更欢。”

宋慈几口便将整个糖肉馅太学馒头吃尽,拿起另一个点着绿点的笋丝馅太学馒头,道了句:“多谢你带的太学馒头。”又大嚼大咽起来。

“你慢点吃,当心噎着。这些太学馒头都是给你准备的,我可喜欢不来。”刘克庄拿住酒瓶,拔掉瓶塞,凑在鼻前一闻,顿时一脸舒爽神气,“还是这东西好啊!”取出酒杯,满满斟上。他高举酒杯,道:“在提刑司大狱中守岁,如此有意思的经历,人生能有几回?来,宋慈,你我干上一杯!”

宋慈举起太学馒头,与刘克庄的酒杯相撞,一个大咬一口,一个痛饮一杯,彼此相视一笑。

一杯酒下肚,刘克庄脸色微红,道:“你知不知道,昨天你被抓的时候,可把我吓得不轻。那姓韦的身为司理参军,查起案来竟如此草率,幸亏你没被抓去府衙,不然以那姓韦的为人,指不定会耍些下贱手段,用些吓人的酷刑,逼你认罪。”

“韦司理虽然查案草率,但未必就会用刑逼供,你想多了。”

“我可没想多。如今这世道看似太平,实则奸贪当道,那些贪官污吏所做的坏事,只会比你我能想到的更多更坏。你也是,明明能自证清白,还任由那姓韦的抓起来,既不争也不辩。我当时若不出来阻拦,难道你就任由姓韦的抓走不成?”

“韦司理到岳祠后,查验草率,举止敷衍,想是休沐在即,不甚耐烦。我当时若与他争辩,不仅毫无益处,还会适得其反。再说争不争辩,我都是最有嫌疑之人,都会被抓入牢狱受审,这一点,我早就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