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针锋相对(第2/3页)

寒假来临,手机产品也进入到了降价阶段,不再是高端电子产品,落入凡间成为平民百姓生活必需品,最牛的消费群体进入到了疯狂阶段。

当下的多数大学生,想要靠手里生活费攒钱换手机还是难一些,有的还没有手机,放假回家,年前年后,跟父母商量一下,有的家庭还有压岁钱,换手机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有的甚至提前预支‘压岁钱’跟父母先借钱买手机,压岁钱到手再还。

电脑也一样,开始进入到千家万户,二楼的组装机流水线,魏涛不再是大楼承包商了,这帮商铺老板又坐不住了,开始搞一些小动作,魏涛顺势直接关闭了流水线,在那区域,开了一个最大规模的商铺,买卖电脑和配件。

现在我从善如流了,不搞垄断了,我们各凭本事吧?

没有人敢跟魏涛玩一些有的没的,朱峰和乔新华在开业阶段,每天都去店里坐,有些事不沾为好,不用为佳,但你真的不能没有。

以别的渠道也能够震慑群雄,但无疑,这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甚至成本是最低的。

由于魏涛掐着之前跟各路厂家做过生意的渠道,现在量没有以前大了,进货价格有所增长也依然比别人低,而那些之前觉得没什么的人,现在知道了,跟着魏总后面多轻松!现在麻烦多了还要重新串联别的商家,然后去跟厂家谈,一来一回,价格打下来了,也是年后了,过了初八才发货,等到十五,很多的学生都已经返回了学校,没走的,也早早在过年期间将电脑配置完了。

这一波,又让魏涛赚到了。

他也知道,这个年过完,在手机电脑等领域内,自己将不会再具备太大的优势,哪怕是二手机也一样,过年时候,专门找朱峰和乔新华吃了顿饭,他们两个,如今也感受到了压力。

手机方面,大店铺,一个接一个的起,某某卖场某某通讯,名字不重要了,看门脸,都开始走高大上路线,给顾客们托底的既视感,让他们对于在我这里购机,产生不会有后顾之忧的想法。

厂家方面,谁会有钱不赚,就算魏涛将徐亮这种办事处主任级别的人,拿捏的再死,也一样抵御不了这些新商家进来之后的疯狂砸钱,也亏得魏涛和管春良一直未曾太过贪心,之前作为市场龙头的时候,也只是谈了三家手机品牌总包代理,之后也未曾扩张。

现在也守得住,那些带着钱进入这个行当的各路老板,也不想让自己做出头鸟,不少人跟管春良也认识,在别的地方接触过,现在来了,拜拜码头,吃顿饭,也算是先礼后兵。

生意这东西,从来没有只有你家做得我家做不得的道理,我们来了,带着资金来了,市场虽说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可你两家也没资格全都吃掉,踩着你们内心底线形式,不越界,我们彼此安好。

所以这样一来,魏涛垄断换新机业务,年前年后,各个厂家的人也都找他聊了,魏涛也知道必须放手了,就算不放手也没意义,人厂家的售后,换给谁不换给谁,真要藏着掖着你外人也不知道,无非是价高者得,或是大家一个待遇,谁拿钱给谁换。

再想如同当初王贺带着人去拉了波导售后的铁闸门那样闹,没什么用了,朱峰和乔新华都有点要扛不住了。

两人不是失去了一战的勇气,是外面知道他们两个厉害,所以敢来二手机市场尝点荤腥的,也是有实力的。混江湖的,不说大哥遍地是,但狠人肯定是不少,凭什么你们控制着二手机市场,我来吃块肉,你没意见吗?

我没钱,我就是光脚的。

你赚到钱了,你就是穿鞋的。

我实力不比你差,出狠人做狠事我也不怕,你们觉得,有必要跟我死磕吗?

魏涛给了两人一个台阶,约他们喝酒,劝他们不要清一色,现在占据着巨大优势,只要没有人主动进攻你们,你们自己维护好市场和人员,即便有人进来,也肯定抢不过你们,还是你们赚大头。

如果这个行当没有大钱可以赚,肯定厉害的人也不会染指,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死磕的年代了,看看天然居和龙泉山庄,玩埋汰的,永远没有在规则边缘动手的人,更有杀伤力。”

道理很简单,讲明白了也就都清楚了。

如果这个市场有五千万的利益蛋糕盘口,魏涛和管春良垄断了,那外面拥有相同实力或是更高实力的人,找好生意都找不到呢,有这么好一块蛋糕,让这两人吃了,那怎么行?

我也来一下,你不让,那就死磕,抢生意是必然的。

五千万,别人分掉了一千多万两千万,看似魏涛二人赚少了,可来分一杯羹的,肯定不是一家,几家分掉这两千万,一家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