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3/5页)

小白龙的脸垮了,寅时二刻,这是凌晨四点就起床啊!

身为一只妖,一条龙,他的睡眠时间很接近爬宠,一天不睡六个时辰,就觉得浑身上下都不对劲。

冬天更是打个盹,整个寒冬就过去了。

小白龙从来不会感叹自己虚度光阴,妖怪的计数方式跟人类是完全不同的。

对他来说,凌晨四点起床练剑,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好在他正值厨力鼎盛时期,区区早起只让他打了一秒钟的退堂鼓,很快,小白龙就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这是必须的。

童子并不在乎他调色盘一般变幻莫测的脸色,语气平平道:“这个点,师长们多在醉花荫练剑。”

也不乏在山巅感悟天地之变幻,跟特意去海边聆听潮起潮落的,还有出去卖酒、赚外快、打比赛的,干什么的都有。

他口中的师长,是些才入门的,还没有摸清剑修生存法则的人,与旁听生,这些人比较规矩,做事情按部就班。

果然,打了鸡血的小白龙道:“我也要去!”

兴冲冲地跑到醉花荫。

到这,童子的工作就结束了,他跟驻在醉花荫指导的师兄说:“新来的修士,订了一旬。”又说,“是个妖修,皮糙肉厚的。”

师兄冷着脸点头,也没说什么。

小白龙心志昂扬地比划剑,架势都是散的,剑修看来,他站得歪七扭八。

师兄是赵青轩,如果说呼延像叶孤城,他就很像西门吹雪,高长松与他关系不错,很推崇赵青轩。

像叶澜、赵青轩这种剑法久经锤炼的,都能带徒弟,指导学生,掌门给他们排班,隔一段时间就要轮换着来指导新弟子。

其他人的修行都上路子了,于是他分更多的注意力给小白龙,时不时拿剑柄抵他的痒痒肉,指导工作。

“站得直点。”

“不要扭,不要送胯!”

“每一剑都要用尽全力。”

小白龙:QAQ

开始感觉到痛苦了。

……

对小白龙的悲惨经历,高长松一概不知,天下第一武道会第二天,观众们敏锐地发现,场上出现了新变化。

就说最大也关注人最多的主勾栏,台下变出一块石碑。

石碑料是块镇山石,被打磨得很干净,碑中字更是潇洒飘逸。

“正书堂冠名,买好书就去正书堂。”

内容难登大雅之堂,却朗朗上口,让人一看便记住,大银幕前的观众很难不注意到这块石碑,默念两遍后,正书堂三个字牢牢地刻进他们的脑海中,想忘也忘不掉。

商贾中脑袋灵活的不少,也有些修士,自家就在东华国有产业,他们都看透冠名广告的价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去找了组委会成员,有的去问志愿者。

甚至有些无师自通,找相熟的选手打广告,喊他们赛前举木牌游行一圈的。

当然,答应的选手比较少,一方面是丢人,另一方面也影响他们比赛情绪。

看见这蓬勃的商业气象,巡视的高长松更高兴了。

他发现,比起按部就班地搞生产、赚钱,他还是更喜欢这种大型活动,别的不说,就热闹。

可能还有现代人对娱乐的向往,他办得乐呵,百姓看得乐呵,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大盘浮动比较大,偶尔他去茶楼,也能听见人面红耳赤地争辩哪位道友表现好,用的法术怎么怎么牛逼。

当听见这话时,高长松会觉得自己不仅仅办了一个武道会,他还在造星呢!

组委会的丹修代表张仁祖跟高长松粘得比较紧,他这人是有想法的,当初就是他说服其他门派,合纵连横,办大事抵御佛门的商业入侵。

其他掌门还有些放不开,一副垂拱而治的调调,调遣人事都压给高长松了,自己只数灵石,他就不同了,经常跟在高长松身边,看这看那的。

就广告一事,他就感叹:“谁能想到,不过放一块牌匾,就能卖钱呢?”

高长松笑眯眯道:“冠名权是很贵重的,曝光就是金钱。”

张仁祖说:“还是人多,讨论度高,我回山门,那些弟子都没心思读书了,全在议论武道会。”

高长松说:“这才哪跟哪啊,他们还能更火热一点。”

“炒作的还没下场呢。”

他晃荡到棚屋这,看比赛进程,一轮二轮赛都结束了,种子选手与黑马都脱引而出,也是时候加一把火了。

张仁祖好奇地问:“何为炒作?”他又说,“这还能火热到哪里去?”他觉得话题度已经很高了!

高长松摇头:那是没挑起争端,没有爆点。

想让观众全情投入,那必须要为自己的推争得面红耳赤才行啊。

高长松举了个例子,他说:“比如逍遥门的朱之洞。”

“您听说过吗?”

张仁祖点头:“听说他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