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路在何方(第13/18页)

追击红军的是粤军第二师和独立第二旅。其中,以第二师五团的追击最为积极,五团团长就是那个在仁化县城大骂黄国梁放走了“共匪”的陈树英。陈树英眼看着红军就要走出广东了,急切地想与红军打上一仗。八日,他接到了在“延寿附近发现红军后卫”的报告,报告里居然有“看样子他们很疲劳”的揣测,于是陈树英立即命令全团跑步前进——现有的史料无法提供这个粤军团长非要和红军作战不可的充足理由,在阶级地位上、意识形态上、政治立场上,甚至在个人恩怨上,都有产生这种极度对立情绪的可能,但如果陈树英不是团长而是师长或者军长,这种情绪所导致的后果也许就可能改变历史了。陈树英的先头营营长李友庄执行团长的命令很坚决,他带领他的官兵跑步翻过一座山脊后,在一条小河的对岸发现了红军的部队。双方当即发生了战斗。这些红军确实是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的官兵。红军在高处,有小河作为屏障,加之他们的任务是后卫掩护,自然要据险死守。陈树英命令部队涉河发动强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举着望远镜的李营长的手腕被红军击中。他的副营长潘国吉带领部队继续向前冲锋,刚冲上一个山坡,突然发现山坳中至少有千人以上的红军正在集结。潘国吉急忙转身,发现跟上来的部队充其量只有一个排,他想撤退但已经来不及了,陈树英的先头营瞬间成了红军的俘虏。

红军没有留恋战斗,迅速脱离战场向西走了。

清理战场之后的陈树英不甘心,依旧主张迅速追击。果然,在继续追击的时候,他的部队再次与红军遭遇并立即展开攻击。这次攻击陈树英所在的粤军第二师全部上阵了。陈树英决心要打个大胜仗,他站在粤军的冲击队形后,一个劲儿地催促着粤军士兵向前冲。仗一直打到了后半夜,陈树英觉出了有点不对劲儿,第二师的官兵都说从猛烈的火力上判断,无论如何都不像是红军。于是进攻暂时停了下来,派出人去观察,这才发现打了大半夜,打的竟是从另一条路追击红军而来的粤军第三师。这场粤军自己和自己的战斗使两个师均损失惨重,后来陈济棠把所有这些损失都作为与红军作战的消耗报给了蒋介石,要求委员长给予补充。

在红五军团与粤军交战的时候,红一军团受命抢占乐昌以北的制高点九峰山,以掩护军委纵队从九峰山山脚下通过。

九峰山,位于广东与湖南的边界,是从广东进入湖南的咽喉之地。接受任务之后,第一军团军团长林彪与政委聂荣臻之间发生了短暂的摩擦。林彪认为,目前粤军并没有占领广东北部的乐昌,因此没有必要派出部队占领九峰山,只要催促军委纵队提高一下行军速度,完全可以顺利地通过乐昌一线。聂荣臻则认为万一粤军先于红军占领了乐昌,西进的通道就等于被堵死了,因此必须抢先占领九峰山制高点,以控制九峰山与五指峰之间的地带,保证军委纵队安全地通过。参谋长左权见军团长和政委意见不一,就建议先派出侦察部队到乐昌方向摸一下情况。但聂荣臻还是坚持派部队抢先攻占九峰山。

正在争执的时候,二师师长陈光到了。陈光报告说他的部队在向乐昌方向侦察的时候,看见了正在大道上快速行军的粤军。军团部里的争执立即被放下了。第一军团按照朱德的命令按时到达了一个叫麻坑圩的地方。林彪在那里发现了一条电话线,沿着电话线找到了一部电话机,一摇,居然通了。接电话的是前边一个民团自称是“师爷”的家伙。林彪装作国民党中央军军官在电话里骂了几句,口气蛮横的师爷立即缓和了态度。林彪让那位师爷把民团团长找来讲话。林彪问:“林彪的红军现在到哪里了?”民团团长说:“红军到哪里不清楚,粤军的三个团已经开到乐昌,其中的一个团去九峰山了。”林彪这才知道自己差点铸成大错,他放下电话立即命令道:“耿飚那个团能跑,让他们立即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九峰山!”

阴雨变成了大暴雨,天地间一片昏暗,山涧中唯一的一条小路已被红军挤满,数万人的长长的队伍在大雨中缓慢向前蠕动着。四团政委杨成武在拥挤的人流中看见了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高大的罗炳辉因为马丢了正艰难地走在前堵后拥的队伍中,杨成武立即把自己的马送给了罗炳辉。山涧小路上的情形让耿飚和杨成武都产生了巨大的担心:现在,几乎所有的红军部队都被压到一条狭窄的道路上了,如果前面的九峰山拿不下来,后果不堪设想。耿飚带着他的四团不顾一切地向前跑。巨大的雷声和粗大的雨鞭把马吓坏了,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向前一步。耿飚立即弃马和部队一起跑。跑着跑着,就觉得浑身颤抖不止,他知道自己的疟疾又犯了。他向身边的师长陈光嘟囔了句什么,陈光一个劲儿地点头:“要得!要得!”实际上,在暴雨中奔跑的陈光什么都没听见。四团的官兵跑到九峰山下就开始在暴雨中往山上爬。他们不知道在山的另一面,粤军也正在往上爬,且粤军比红军离山顶更近一些。但是,狂风暴雨帮了红军的忙,粤军是顶风,红军是顺风,结果刚刚上了山的粤军还没来得及设置阻击阵地,就被爬上山的红军赶了下去。占领了山顶的红军立即开始挖工事,官兵中有人还穿着从苏区穿出来的短裤,因此在大雨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发着高烧的耿飚嘴上起了一串水泡,师长陈光给他卷了一支旱烟让他提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