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橘子红了(第13/14页)

一九二六年一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继续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时年三十九岁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介石首次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当时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这个操着浙江口音、身材细瘦的军人被选入国民党中央的严重的政治后果。这也许是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面对面只见过一次,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即将打响解放全中国的战役的前夕。

国民党和共产党决裂之时,也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形成政治对抗的开始——政治信仰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代表社会生活中哪个阶层的利益。蒋介石很快就成为中国社会地主、官僚、资产所有者和军阀的代表,而毛泽东却愿意一生是中国最广大的贫苦民众的代表。

从一九二七年开始,蒋介石决心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一千,不得放走一个”。经过七年的调兵遣将,国民党军终于使毛泽东和他的军队撤离了红色根据地。占领了瑞金的国民党军给蒋介石送来了拍摄的影片,他很认真地观看了,他很想看看毛泽东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但是,他只看见一间普通的农家房子,房内窗前有一张粗木桌,桌上有一盏农家油灯。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蒋介石从南昌飞到了南京。这一天,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正走在通往湘南道县的路上。如果蒋介石的座机稍微向西偏一点,他就可以看见在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边走着怎样一支庞大的队伍。

六天之后,蒋介石收到了何键关于湘江布防的电报。电报显示出大战前夕战场上常常会出现的某些混乱,也显示出中央红军各主力部队在抢占湘江渡口时不顾一切的行动给国民党军造成的错觉:“匪众数在十万以上,故我一旅或一师动辄与匪二三万接触。谓非匪之主力,则其数实众;谓系匪之主力,则他窜或又发现大股,不综合各方面之情况,颇难为确实之判断。”——发现当面的红军有两三万人,说不是主力吧,人数实在很多;说是主力吧,瞬间就没了踪影,然后又在其他地方发现人数更庞大的一股。作为总指挥,何键到现在还没弄清楚与他作战的中央红军到底有多少人。但是何键对中央红军的作战意图还是十分清楚的:“匪之主力似在桂属文市及湘属寿佛圩以西地带。其先头已进至桂属石头圩、蒋家岭。匪左翼正在龙虎关、桃川地区与桂军持战中;右翼进至黄沙河东南之西头之线”。电报的最后,何键表示湘江防线作战调动和部署已经完毕,剩下的就是“各部奋勇夹击,期收聚歼之效”了。

按照蒋介石的想法,他与毛泽东的较量,很快就要在湘江边结束了。

就在蒋介石收到何键的电报的同时,何键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最新军情报告:“匪两万余本[二十七]日晨抵达文市。其最先头便衣散匪约二三千人,刻正分途通过茅埠、屏山渡、凤凰嘴之线,向我侦察。”

何键立刻给国民党各路大军发出了急促推进防线的电报:

第二路司令薛岳、第三路司令周浑元、第四路司令李云杰、第五路司令李韫珩:

匪循萧匪故道西窜企图甚明。彭匪德怀到达文市,有晚在江西渡架设浮桥,今晨续向古岭头、鲁荐、两合坊移动。其右侧卫经桥庄村、黄腊洞,宥[二十六日]日已到西头附近;左侧卫在永明附近地区构筑工事中。与第三、四两路保持接触之匪仅少数后卫。我桂军十五军全部感[二十七日]午可在灌[灌阳]属新圩、全[全州]属石塘圩、咸水以南之线展开完毕。我第一路章[章基亮]、陶[陶广]、陈[陈光中]各师,感日推进全州;第二路向东安、黄沙河推进;第五路仍遵前令迅经零陵、东安西进。着周司令浑元、李司令云杰速督所部觅匪猛攻,以收包围之效为要。

总司令 何键 感巳衡总参机

何键的电报发出不久,在中央红军的左翼,桂军第四十师师长王瓒斌的一个团到达了新圩,迎面与红三军团的部队撞上,双方立即展开了战斗。桂军处在一条隘路上,部队无法迅速布阵,因此拥挤在一起凭借火力优势与红军对峙。而在中央红军的右翼,刚刚筑好阻击阵地的红一军团听见了迎面而来的枪声——湘军刘建绪部开始了试探性进攻。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给中央红军各部队发出了“至三十日止全部渡过湘江”的战斗命令。命令要求中央红军各部队“自二十八日起至三十日止全部渡过湘水,并坚决击溃敌人各方的进攻”,“以最大的坚决性完成放在自己面前的战斗任务”。

十一月二十八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军委纵队从文市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