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江山多娇(第12/19页)

右纵队红二军团六师十九日攻克了位于甘肃最南边的康县,之后继续东进威胁着陕西的略阳。

至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日,红二方面军十天之内连续作战,相继占领了甘南的礼县、两当、徽县、成县、康县,以及陕西南部的略阳、凤县等部分地区,使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南至陕南地区的控制范围得到了扩大。之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方面军在这一带开展了建立根据地的工作。

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南之后,朱德和陈昌浩都认为大军不能久留这里,必须迅速通过西兰公路去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但是张国焘反对,他说红军最好的出路是往西而不是往北。为此他给中共中央打电报,提出了他主张的两个方案:一是往西进入青海、新疆,接通苏联获得武器后再回来;一是往东南,向川陕豫发展,也就是回到红四方面军原来的老根据地去。中共中央回电表示:向西的行动中央已经向共产国际请示;至于往东南,是背向抗日指向,是向南京进攻的方向,这只能在与南京方面谈判彻底破裂之后才能考虑。

千方百计不愿意北上的张国焘开始盘算在甘南落脚的问题。

张国焘开始制定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组织大量的工作组去建立地方各级苏维埃政权,连夜起草建立根据地需要的各种文件。但是,中共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迅速北进的电报到了。电报要求红四方面军迅速“以主力占领以界石铺为中心”之隆德、静宁、会宁、定西之间的西兰公路及其附近地区,决不能让胡宗南部“占领该线”。并表示“我们已派一个师向静隆线出动,如此可滞阻胡宗南之行进,而便于四方面军之出至隆定大道”。

第二天,张国焘得到的消息令他的心情更加暗淡:由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的近三个团的人马,于九月九日开始南下,其先头部队已于十六日占领了西兰公路上的要地——界石铺。

红四方面军必须北上了。

中共中央试图占领宁夏为巩固的根据地,是为了从地理上更加靠近苏联,以期得到苏联的帮助,特别是重武器的援助。从当时中国红军面临的严峻局面和开辟抗日战场的意图上看,这也许是最稳妥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中国工农红军即将结束万里长征,只有打通与苏联的往来通道,才能解决战役后方和战略依托问题。无论是红军的生存还是抗日的需要,没有优良的武器和物资保障将是很困难的。同时,张学良对红军打通苏联的计划也抱有极大的热情,他积极建议红军占领宁夏,甚至建议与新疆的盛世才达成政治联盟。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学良之所以冒着与蒋介石发生政治对立的风险愿意与红军联合,正是基于存在于国民党内部的“联俄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呼声的目的也是为了东北军的抗日能够得到苏联的支持。而打通中国与苏联的通道,其实也符合斯大林的需要。斯大林明白,中国的对日作战将牵制日本从东方进攻苏联的力量。这就是共产国际同意中国红军“占领宁夏及甘肃西部”,并答应“占领宁夏地域后”给予帮助的重要原因。

但是,随着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斯大林答应给予中国红军的帮助并没有实施,国共两党抗日联合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之后,苏联的飞机大炮全部给了国民党军队,这使最终还是在陕北扎下根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是毛泽东直至晚年依旧坚忍不拔地保持着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九月十六日,中共西北局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了会议。会议制定了《静会战役纲领》,决定:四方面军在胡敌未集中静宁、会宁以前,先机占领静、会及定西通道”,争取尽快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北上,与中央的会合近在眼前,张国焘对其政治前途的担忧也达到了他所能忍受的极限。当得知红一方面军为了确保陕北根据地,只有一个师南下配合红四方面军作战时,张国焘突然觉得转机出现了:原定计划是红一方面军南下,红四方面军北上,共同对胡宗南进行夹击,而现在红四方面军几乎是要单独与胡宗南作战了。于是,张国焘决定将北上静宁、会宁的计划改为西渡黄河。

静宁、会宁均位于甘肃北部,从那里再向北就进入宁夏了。

而西渡黄河将进入人烟稀少的青海,再往西就是与苏联接壤的新疆了。

红四方面军再一次面临着严峻抉择。

九月二十一日深夜一时,位于漳县前线指挥部的张国焘给朱德发来电报:“请你负责本夜令军委纵队[红军总司令部及直属队]电告停止待命。”

朱德接电后,立即致电陕北:“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现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