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十送红军(第13/16页)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四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

中央社西安十三日电,蒋委员长日前由汉经洛于十二日莅陕,以绥署新城大楼为行辕,当晚接见本省各党局,咨询一切。十三日晨微雨,上午十时十五分,蒋委员长偕夫人宋美龄,由杨虎城夫妇陪同乘汽车赴碑林游览,旋即返行辕午餐。下午召见邵力子、杨虎城,对陕建设及治安情形垂询甚详。

在中国西北难得的细雨中悠闲漫步,欣赏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的笔迹,此刻的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一直处心积虑要消灭干净的红军在他认为“插翅难飞”的重兵包围中已经开始突围了。

就在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核心地带逐渐压缩的时候,认为“围剿”胜券在握的蒋委员长开始了全国性的周游,目的是向各个方面解释他那颇受争议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近一年来,国人不断地指责蒋介石消极抗战,甚至已经有了他勾结日本人的舆论,这使他十分不安。蒋介石明白,如果让这样的舆论剧烈起来,等于给了共产党人一个求生的机会。他强调说:“现在国人关注外患,忽视了内乱”,“如果我们放下共产党不管,用全部的精力去抗日,共产党就会趁机扩大”——如果说蒋介石主张不抗日,甚至是与日本人勾结出卖国家,这至少是不够客观和不够准确的。在那样的时刻,蒋介石不敢公然主张不抗日,因为自甲午到“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与日本的积怨实在是太深了。在接见到南京请愿的学生时蒋介石说:“三日内不出兵,砍我蒋某人的头,以谢国人!”在南京的中央礼堂,他又说:“三个月内一定收复失地。如果收复不了,我亲自上前线堵炮眼。”虽然这句话当即受到台下一名军校学员的讥笑:“不要言过其实!”但蒋介石无论如何不敢拿“抗日”在国人面前儿戏。所以,那一天,他愤怒地冲下讲台,当众给了那个讥笑他的军校学员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重新回到台上,朝着孙中山的遗像三鞠躬。蒋介石人生中最值得提及的历史便是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率领北伐军完成了中国的南北统一。所以,于公于私他都没有理由对蚕食自己国土的外国势力屈服,甚至与之勾结。但是蒋介石认为有两个现实严重地影响着他面对日本人的入侵立刻宣布全面抗日:一是中国缺少足以战胜日本军队的强大的武装力量,二是共产党武装的不断扩张对他的政权已构成直接威胁。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蒋介石只有把共产党武装放在敌对的第一线,因为对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直接威胁他的政权的日本方面,或许可以采取外交手段寻找解决争端的办法,或许可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期待国际援助——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全面抗战是在两年以后了。

蒋介石来到陕西,真正的目的是部署“围剿”川陕地区的红军。因为在四川与陕西交界处的共产党根据地不断扩大,令他有了从前面对江西红色根据地时的忧虑和恐惧。可是就在这时候,一封来自南昌的电报令他大吃一惊,电报说:“最近红军调动频繁,有向西南移动的模样。”——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史料中蒋介石最早获悉中央红军开始转移的记载。蒋介石只有先放下川陕方面的事情匆匆赶往江西,等他到达南昌已经是十月十五日了。

十月十五日上午,于都县郊外,昏暗的谢家祠堂里,面容憔悴的毛泽东坐在长凳上,面对两百多名被留在根据地的干部沉闷地吸着烟。赣南省委在中央红军出发的最后时刻,召开了省、县、区三级干部会议,同志们希望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对他们说些什么。毛泽东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知道必须向这些同志交代红军为什么要放弃中央苏区,为什么苏维埃共和国要举国上路。但是他又无法将所有事情的原委一一解释清楚。沉默了一会儿,毛泽东缓慢地开口了:“敌人已经打到我们的家门口了,蒋介石的目的是要全部消灭红军。我们的主力只有冲破包围,到敌人的后方去。你们不要怕,不要认为红军主力走了,革命就失败了。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困难,要看到革命是有希望的,红军一定要回来。”毛泽东把最后这句话说得很重,力图让同志们确信他说的是真话。而这句话确实代表了毛泽东当时的想法:在中央苏区周围转个圈,把敌人调开之后再回来。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七日,集结在一起的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出发了。

三天之内,他们将全部走出苏区,离开他们从前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开始后来被全世界称之为“长征”的悲壮的大规模军事转移。

江西南部的于都是个宁静富足的小县城,县城边有一条河,叫于都河也叫贡水。此刻,河上已经架起了数座木桥,开辟出了十个临时渡口,所有参加军事转移的人员都聚集在河岸边的于都城里,等着太阳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