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第22/30页)

然后我接受了一个美国出版商的邀约,他们要出一套城市系列的书。我决定写自己的城市西班牙港,因为我觉得这大概很简单,也因为觉得可说道的地方不多,特立尼达自被发现和原住民灭绝后,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才有人定居。我觉得这项目只需花上几个月工夫,写成报道形式,精装本出版。接着我发现找不到什么参考资料。我本以为,图书馆里应该保存了一些史料,这些书卷应该由专人负责保管。我觉得这种想法不少人都有。但是书是有形物品,创造或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这里没有关于特立尼达历史的书卷。我不得不去找档案了。这真是可恶。但是后来档案开始吸引我,翻看越多越不舍得放弃这个项目。

这本书背后的想法和叙述轴,是把这座位于奥里诺科入海口的小岛与大人物、大事件联系起来:哥伦布,寻找黄金国,沃尔特·罗利爵士。此后两百年,奴隶种植园开始发展。接着是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受其影响爆发的法属殖民地加勒比地区的海地黑人革命;南美革命和革命中的伟大人物:弗朗西斯科·米兰达和玻利瓦尔。从未被发现的大陆到具有欺骗性的革命及其引发的混乱;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一四九八年他在南部见到那些印第安原住民繁茂的“花园”(沿着我熟悉的宽阔海滩向下,一条条淡水溪从树林里流出汇入大海),从哥伦布这个来自中世纪欧洲的人的发现,到十九世纪西班牙帝国的消亡——这里的故事将牵涉到这些历史。收尾处特立尼达已和南美、委内瑞拉和西班牙帝国分离,纯粹是英属西印度殖民地,一座蔗糖和奴隶(原住民被灭绝和遗忘)的岛屿。接着几年内,奴隶制被废除;糖不再值钱;在新世界的这个小角落,所有期许都被抛弃,它沉入了十九世纪长久的殖民地的麻木死寂中。此时革命的委内瑞拉不再从属于西班牙帝国,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混乱。

从这些后期的档案中,我能看到自己成长其中的世界的轮廓。印度移民正是在十九世纪涌入的。上中学时,我以为这种麻木死寂是一种常态,和岛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光照有关,没料到这乏味是人为的,是有很多原因的,这里曾有其他视野和其他风景。

我读到了一份西班牙治下时期一个黑奴谋杀另一个西班牙港黑奴的判决记录(完美地保存下来),梳理出房屋、后院、黑人院子里的争风吃醋等细枝末节,轻松地想象出自己置身于两百年前西班牙港街道上的情景。我能看到人群,听到他们的话语和口音。在那条街上,我能看到自己童年时期的西班牙港街道的起源——这条街上的人和生活正是我第一本书的主题。

我专注地研究过西班牙港的街道,因此在一九五五年,我到英国整整五年后,在写出《狂欢夜》《伦敦生活》《安吉拉》等“大都会”作品后,它仍旧能启发我,至今,这一启发在某种程度上仍伴随着我,我仍在创作中努力阐释在档案里发现的种种深意。但是发现我写的街道有这样的过去,我吃了一惊。我孩童时见证的街头生活原来早在一七九○年的西班牙港就存在。当时特立尼达仍是强盛的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奴隶制要到四十四年后才被废除,那时法国革命才刚开始,海地黑人革命一年后才爆发。

这些关于西班牙帝国和海地革命的档案,是住在那条街上的我不会想到的。甚至在学校学习了这个地区的历史知识后,也没有获得任何想象的助力。鸡窝、后院、佣人的房间、密集的小房子和垃圾坑,这肮脏、琐碎和污秽看上去和历史毫无牵连。西班牙港的一切都看似新近合成的,没有古旧或是过往的痕迹。再加上孩童的无知,以及这个印度孩子特殊的缺失。他是移民的后代,那些移民与过去突然中断了联系,突然坠落在安的列斯群岛和印度之间的鸿沟中。

一九五○年,泛美航空飞机起飞的时刻,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一幕:棕绿相间的田野让我的小岛展现出航拍照片的效果。如今在伦敦阅读有关这座岛的文献、发现它也有悠久历史时,我同样感到惊异。就是这么简单!意识到这座岛是地球的一部分,意识到它与地球一样古老!然而这些简单的事情对我而言却是启示。我曾经对特立尼达的一切习以为常,不管是路边的风景,还是在地面上看到的农业殖民地,一切都理所应当,是大萧条的尾声和恒常不变的殖民地的死寂。我写这本书时,脑海中的风景已和之前作品的感觉及风景非常不同。

起初觉得是六个月的工作量,最后变成了两年。打一开始,我就明确了一些主题,在书中综述造就了我的世界和文化。另一种写法,也就是把两个世界分开来写,要简单些,但这又与我的实际经历相悖。我觉得在这本书中我已经做到了一种综述。但这让我疲倦。